分论坛报道 || 第十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
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第十届文学伦理学批评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北京
2021年10月16-17日
2021年10月16日-17日,“第十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科技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联合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北京科技大学和《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会议旨在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面临的重大伦理问题,为建构新时代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探讨新思想与新方法。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世界100余所高校的近500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大会主题开展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交流,共襄学术盛宴,线上直播参会者愈万人。
16日晚,“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会长克劳德·罗森教授专题分论坛”成功举办;17日上午,近500位专家学者分24个分论坛就相关议题展开学术探讨与交流。讨论议题涵盖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伦理学批评与文学经典重读、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工智能文学、后人类文学、人类纪文学、科幻文学、科技文学、数字人文等,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共同研讨。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会长
克劳德·罗森教授专题分论坛
特别分论坛
本论坛于16日晚举行,由宁波大学王松林教授主持,浙江大学聂珍钊教授评议,共有230余位学者线上参加,论坛议题主要围绕罗森教授的文学研究成就及其为学之道展开。5位与Claude Rawson有学缘或学术关系的学者做了精彩的发言。他们表示,Claude Rawson给了他们学术滋养,这个专题是他们对克劳德·罗森教授的致敬。华中师范大学杜娟教授概述了罗森教授十八世纪英国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指出文化考察以及由此形成的精密研究,构成了罗森教授著述的特色,尤其是他对讽刺技巧的阐释表现了强烈的审美和伦理道德关怀。杭州师范大学田颖副教授阐述了罗森教授对爱尔兰作家乔纳森·斯威特作品内蕴的道德问题所做的敏锐发掘,她以自身科研经历为例,指出Claude Rawson的研究对中国学者有重要指导意义。苏州科技大学郭雯副教授以个人与罗森教授亦师亦友的交往为线索,生动地介绍了罗森教授对自己博士论文撰写以及科幻小说研究提供的指导。宁波大学徐燕老师作为罗森教授著作《上帝、格列佛与种族灭绝——野蛮与欧洲想象:1492-1945》的译者,称其为一部“奇书”,认为此书聚焦“野蛮”“野蛮人”和“食人”等概念,借助大量史实和文本,重新检视了西方关于“野蛮”的想象。宁波大学王松林教授从自己与ClaudeRawson的交往和对其的了解出发,总结了罗森教授的三大治学之道:注重文史互证,讲究虚构文本与相关史料的映照;注重跨学科研究方法与应用;注重文本阐释,关注文学的伦理价值,提出“优秀的文学批评是伦理的”这一重要命题。最后,浙江大学聂珍钊教授对专题发言作了精彩的点评,他高度赞扬了Claude Rawson对文学伦理学批评做出的杰出贡献。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中的
文学阅读与批评的功能
分论坛1
本分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陈后亮教授召集并主持,华中师范大学黎杨全教授评议。华中师范大学苏晖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伦理批评的情感之维》,结合“伦理学转向”和“情感转向”两个重要理论热点,梳理了中西伦理批评史和伦理学史上的理性与情感之争,重点评述了当代西方理论家努斯鲍姆的情感智性论和同情论,进而探讨了中国学者构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话语体系中关于“道德情感”的阐发与批评实践,从全新角度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础理论做了重要拓展阐发。黎杨全教授深入解读了福山的后人类伦理思想,探讨了生物技术的政治后果以及人类如何应对的问题。陈后亮教授以《马修·阿诺德与现代文学批评——兼及特里·伊格尔顿对阿诺德的再评价》为题,梳理回顾了阿诺德对于现代文学批评的贡献,尤其是他对于批评功能的理解,继而反思了后现代理论对阿诺德的批判以及伊格尔顿对他的重新评价。马来西亚世纪大学的Florence Kuek博士从马华作家的科幻与魔幻想象谈文学伦理学批评,探索了科技与伦理的角力与并存,以及人文研究的位置。南华大学的蒋天平教授探讨了诺亚·戈登的作品《医师》中的伊斯兰医学和西方中心论。浙江大学赵蔚婕副研究员基于德国作家席勒的舞蹈伦理模型探讨了文学中的交谊舞场景,进而探究舞蹈伦理立场对叙事发展的影响,并呈现舞蹈与音乐中伦理的相通性。秦文华、韩存远、乔传代、杨蓓、周媛媛、符音、雷婕、潘伍豪、许娟、张端等发言人分别聚焦于不同文学文本,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框架下探讨了文学阅读观、自由观以及环境美学等问题。最后黎杨全教授结合每位发言人的主题,对本组发言作了精彩总结和点评。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英国小说中的道德哲学
分论坛2
本组讨论由杭州师范大学陈礼珍教授召集并主持,南阳师范学院李长亭教授评议。论坛围绕英国小说中的道德哲学主题展开讨论,涵盖经典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从不同侧面挖掘作品中的道德哲学。陈礼珍探讨了《圣道明修道院的初学修女》中的伦理取向,姜峰对《蝇王》中透露出的后现代生态伦理意识进行研究,李长亭聚焦康拉德小说中的真实焦虑,黄萍关注日本近代情感道德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董旭、杜越、冯友民、郭晓彤、何欣航、黎伊桐、廖心茗、刘晓清、马晓俐、宋嘉珊、孙艺芸、王韬媛、王晓歌、吴美棋、颜欢欢、张文和耿瑞分别从伦理意识、伦理价值、伦理取向、伦理选择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陈礼珍教授和李长亭教授以严谨的学术精神,对参会老师和同学的发言进行了细致点评。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后人类文学
分论坛3
本组讨论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世丹召集并主持,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李敏锐担任评议人,围绕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后人类文学展开。陈世丹从后现代伦理学批评视角出发,指出后人类与智能机器人“赛博格”实为同义,赋予了赛博格主体性地位,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就是人类与后人类和谐共生的后人类社会。李敏锐着重指出非自然叙事的“非人转向”以及其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融合为人类反思自身生存困境的叙事作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阐释路径。谷伟从心理机制入手,探究了数字时代公共政治的衰微逻辑,揭示了数字资本的霸权建构,指出资本操控持存信息的编码摧毁了主体独一的心理结构,破坏了社会共在的集体认同。林莉莉以《美丽新世界》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科学与技术至上的后工业化社会,科学霸权主义和传统印第安社会之间的矛盾是科学选择和伦理选择之间冲突的隐喻。曹小菁、冯立、耿靖文、龚敏、廖舒晖、林莉莉、帅仪豪、宋晓涵、苏晚春、孙悦、谭相宜、王丹、王钢,张天歌、王璐瑶、张铄通过分析文学作品,在文学伦理学批评框架下,围绕后人类形象、赛博格式后人类的生存状况、后人类的身体越界及伦理悖论、主体性、身份的追寻、伦理困境和后人类社会预言等问题展开了深刻讨论。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人工智能时代的现代主义文学重读
与文学伦理学批评
分论坛4
本组讨论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郑杰副教授召集,华中农业大学柏灵副教授评议。18位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现代主义文学进行了重读,对文学伦理学批评进行了探讨。郑杰和李艳兰对比分析了《弗兰肯斯坦》和《莫罗博士岛》的后人类书写。杨会敏从海德格尔的环境伦理学角度研究狄金森诗歌中的环境伦理。李正栓和朱慧敏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剖析了彭斯诗歌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沈翔宇剖析了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异化伦理。李露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切入,分析了威廉·戈尔丁《蝇王》悲剧性结尾的成因。赵晴分析了《人鼠之间》中乔治的伦理选择困境。陈成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分析《蝇王》中的善恶观;刘舒怡在文学论理学批评视角下分析《法国中尉的女人》中查尔斯的伦理困境;梁家铭从非自然叙述的伦理视角分析了《别让我走》到《克拉拉与太阳》两部作品的伦理诉求;秦家盈从文学伦理学批评和认知学视角研究了《克拉拉与太阳》;吴瑾瑾、薛话雨探讨了道德伦理、生态伦理等问题。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后“9·11”小说与文学伦理学批评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分论坛5
本组论坛由浙江工商大学何庆机教授召集并主持,青岛大学王薇副教授担任评议人。该论坛聚焦9·11事件后美国小说涉及的恐怖袭击事件带来的心理创伤、伦理选择、政治环境和人性绝境等问题。何庆机从脑文本概念入手,对“9·11”小说的创伤叙事进行了全新解读,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对《坠落的人》进行了深度剖析。王薇概述了美国“9·11”小说中文化记忆形象的伦理意蕴。陈俊松以核爆炸为背景,揭露了德里罗小说《地下世界》中核竞赛体现的伦理选择及背后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陈卓君在全球化语境中探讨《恐怖分子》对新时代国际形势的展现。刘骏青、吴远青、周玲阐释了恐怖时代的伦理困境与救赎问题。
本组论坛由华南理工大学李昀教授召集并主持,江苏大学吴庆宏教授担任评议人。论坛聚焦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旨在于文学文本的书写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之间建立联系。李昀关注“难民”文学书写,指出从“难民”文学到“共同体”文学的发展变化,体现的是对人类命运普遍遭遇的共同体验。江润洁探究了消费主义社会、科技与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问题。李双双着力探索分裂的共同体人群的身份焦虑和个人存在的危机。本组讨论体现了文学学者对当下社会的自觉反思,与会学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问题的思考与探讨或可为学界提供借鉴。刘晔、李雨婷、李宇彤、马莉、王华安、伍叶子、周小洁等在文学伦理学批评框架下探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问题。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族裔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
分论坛6
本组讨论由华中师范大学何卫华教授召集,下设四个讨论小组,分别由何卫华教授、武汉大学左广明老师、中国人民大学陈影副教授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朱峰教授主持,并由东北大学杨林副教授、安徽大学许庆红教授、广东工业大学李道全副教授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玉敏老师评议。何卫华通过讨论族裔文学中的伦理维度,思考族群关系的重构和共同体建构等话题。陈影从解构思想的伦理维度出发,分析了德里达的犹太性。左广明对比分析了《简爱》与灰姑娘的故事,认为其是父权社会的产物。张玉敏以《大城市小城镇》为研究对象,反思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和达观老年心态对西方老年伦理的有益启发,剖析小说中老年伦理的跨文化交流,进而探讨老年伦理。朱峰对阿契贝的《瓦解》中伊博族田园生活的美景进行了分析,促使人们反思景物描写蕴含的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意识形态。许庆红分析了内拉·拉森的小说《流沙》和《越界》中混血女性的身份伦理困境。李道全对《特赦》中澳洲南亚移民的伦理抉择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杨林分析探讨了《我的安东尼娅》中族裔移民问题与美国化运动。与会者通过分析文学作品,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框架下围绕族裔文学、女性身份、老年伦理等方面展开了深刻的讨论。国荣、胡艳羽、张桃红、李睿、冯洋、刘羽菲、吴雅芳、汤芳、蒋瑛、陶世龙、聂盼婷、寇静、乔西汀、王梓钰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框架下探讨了边疆叙事和族裔文学等问题。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科技、伦理与战争文学
分论坛7
本组讨论由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胡亚敏教授召集并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许静华副教授评议。17位学者围绕甲午中日战争、9·11恐怖袭击、伊拉克战争、越南战争、二战、冷战及宇宙战争展开讨论,探索了科技伦理危机、共同体建构、核焦虑和军国主义暴力等关键话题。胡亚敏认为《苏菲的选择》体现了现代社会技术统治造就的顺从机制与伦理危机,要摆脱技术统治对人的控制,需重视情感与关怀的积极作用。王晓兰探讨了《致命引擎》《出埃及记》《节碳日记》等科幻小说中“反科学主义”叙事特征具有的道德警示价值。许静华认为《第四间冰期》讽喻式地指涉了创作当下的历史性事件,对跨入人工智能时代的当代社会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阮英民、董晓萌、蒋书丽、李梦雨、刘可心、吴沁芮、夏辉、徐冉、闫紫薇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框架下探讨了科技、理论与战争文学等问题。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蒸汽朋克小说
机器人与赛博朋克科幻小说中的伦理表达
分论坛8
本组讨论由对外经贸大学金冰教授召集、主持并评议。本组学者以《黄金罗盘》《邪恶装置》《差分机》等蒸汽朋克小说为载体,从技术视角重构后殖民主题,反思资本主义现代伦理危机,强调道德约束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凸显伦理抉择和人文教化在“技术选择”的未来应承担的责任,揭示当下后工业时代的技术对人类身体造成的伦理困境。金冰以《空中霸主》和《钻石年代》等作品为例,关注殖民时代的少数族裔、女性等他者形象,探讨了蒸汽朋克小说的后殖民叙事与帝国政治伦理。谭敏通过对比分析《弗兰肯斯坦》和《弗兰啃斯坦:一个爱情故事》,论证了从工业时代到赛博格时代的人类身份危机。付文中阐述了迪帕克·达拉尔儿童小说《伦滕波尔冒险》中的生态伦理意蕴,认为其彰显着儿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伦理情怀。另外,蔡梦艳、陈梦迪、韩一铭、姜棋苧、刘金鹰、孙苏宁、袁强、郑希宝、周月媛探讨了空间伦理、生态伦理、伦理隐喻和后人类等问题。
本组讨论由苏州科技大学祝平教授和郭雯副教授召集、主持、评议。郭雯以聂珍钊教授“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脑文本”概念为出发点,聚焦于阿西莫夫机器人科幻小说范式——“正子脑”叙事,揭示了“机器人学三定律”是人类伦理体系中重要指导规则的模仿和表征。黄亚菲、李宇、陆欣立、骆雨、拾雪、王若静、张蝶、周天玥在文学伦理学批评框架下探讨了人机关系、人工智能、伦理选择和后人类等问题。本组学者通过分析《机器人短篇全集》《克拉拉与太阳》《弗兰肯斯坦》和《玛蒂尔达》等文学作品,梳理了科幻小说的发展史,揭示了“机器人学三定律”的指导地位和其中的悖论或缺陷,要求保持人机各自主体性的同时也应当警惕人类异化。本组议题拓展了全新的人机生成关系,即后人类伦理展望,建构了科技本体论之下的科学选择时代及命运共同体。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丝路科技文化传播与东方文学的伦理叙事
分论坛9
本组讨论由天津师范大学黎跃进教授召集并主持,上半场由华中师范大学杨建教授评议,下半场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曾琼教授评议,围绕丝路科技文化传播与东方文学的伦理叙事展开。黎跃进通过《苏莱曼东游记》探讨了阿拉伯商人对中国文化内在精神做出的伦理性评价。蒋永国从《雪国》中蝉房和绉纱的隐喻,探讨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传统美与源自欧美的现代工业发展的伦理困境。吴鹏从技术伦理视角,探讨了《我是猫》中科学知识对日本近代知识分子与大众社会具有的双向塑造功能。曾琼详细论述了在13-15世纪,榜葛剌内外受敌,为寻求外部力量的协助,将长颈鹿作为两国交往的贡品,使其从“徂腊”变成了祥瑞之物“麒麟”。杨建关注古代希伯来民族的建筑艺术和美学思想,分析了希伯来民族与周边国家或民族文化艺术的交融情况。高异斐、高永、李臻、刘沙沙、麦永雄、张思阳、孟智慧、秦鹏举、王春景、王鸿博、王鹏、王荃、王涛、王秀娟、许相全、应宜文、张能泉从异域医学、佛教文化、文化想象、叙事伦理等方面对丝绸之路科技文化传播与东方文学进行了深刻的讨论。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英美诗歌中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分论坛10
本组论坛由广州大学黎志敏教授召集并主持,西南大学罗益民教授评议。黎志敏探讨了如何在现代语境下重构中国文化的伦理道德体系问题。罗益民剖析了莎士比亚爱情诗《维纳斯与阿都尼》中的斯芬克斯因子主题。程仲从文化研究角度,引入集体代表、类比思维和整体模式的概念,反思大流行中的文化、政治、历史和全球化进程诸问题。崔丹分析了约翰·济慈《伊莎贝拉》中的伦理救赎与政治介入。郭英杰分析了庞德《诗章》对惠特曼自由体诗歌模仿的两面性,认为庞德的自由体诗歌本质上具有现代主义品格。郭英姿分析了玛丽安·摩尔《当我买画时》中的艺术话语和知识主体。梁晓冬则结合新冠疫情引发的多重伦理冲突与伦理困境,研究了达菲疫情诗歌中的伦理冲突与选择。林巧结合杰拉德·普林斯的叙事学理论,对《我已故的公爵夫人》进行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刘海英剖析了济慈《夜莺颂》的听觉叙事与伦理价值。柳士军对美国诗人朗费罗诗歌中的伦理结与伦理教诲进行研究。马俊豪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分析了穆旦的《诗八首》。张秀梅以华兹华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伦理困境的主题投射。周洁剖析了达菲诗歌中的生态伦理与共同体意识。万富荣以《兔疫》为例,分析了拉金诗歌中的动物伦理观。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文学人类学与伦理学批评
分论坛11
本组讨论由陕西师范大学李永平教授召集并主持,西安外国语大学苏永前教授评议,围绕文学人类学与伦理学批评展开。李永平从汉学家伊维德中国宝卷研究路径与伦理身份入手,讨论“世界文学”景观中的普适性与地方性问题。高明昊对《辨骚》和《摹仿论》进行了文学伦理学批评。黄馨文探究了《呼吸》中熵增定律的隐喻价值。惠嘉分析了马林诺夫斯基的神话观。李婷宜解读了韩湘子宝卷中的葫芦与花篮意象。李泽涛讨论了鲸鱼神话互文性书写中的同理心。刘亭探讨了赛博空间里人类的身份和科技时代人的伦理思考。楼昱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阐释了《刀锋》中人物的双重伦理身份。马海婷从中国古代哲学中“道”与“技”的关系和“齐物论”等思想入手,对当下后人类审美语境中的文学主体性进行阐释。彭绍辉从半人半兽与赛博格的角度分析了理性与非理性混杂的古今形态。邱玉祺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阈下分析了理查德·弗拉纳根小说中的伦理道德观。苏磊通过分析文学人类学中的图像探究四重证据法的研究价值。薛文思分析了奥德·罗德诗歌中身体与身份的伦理认同。尹宇运用列维纳斯的历史伦理观分析了《步枪》中的历史民族志。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世界文学经典的叙事模式与伦理价值
分论坛12
本组讨论由上海交通大学林玉珍副教授召集并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吴攸副教授评议。与会学者从叙事模式和伦理价值的角度对世界经典文学进行了全新解读。林玉珍分析了图像叙事在《我的名字叫红》中的表现、功能及其伦理启示,她指出,作品巧妙的叙事安排不仅凸显了“戏中戏”的套层结构,更在故事的深层结构上与叙事史的发展伦理暗合。杜玉生以莎士比亚的长篇叙事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为例,探究了诗歌中的非自然性、叙事性及诗性之间的关系。李亚飞从库切《动物的生命》的虚构形式入手,认为该作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独特的形式方面,更在于这种形式所蕴藏的伦理主题。盛永宏以小说《尾声》为研究对象,讨论了作品中现代伦理观念与传统伦理观念之间矛盾冲突的本质。吴攸聚焦弗朗索瓦·于连的《道德奠基》,认为该书基于“道德奠基”这一问题意识对以孟子思想为代表的中国道德观进行了有效阐发,探讨了道德之所以存在的合理性。此外,汤轶丽、陈佳怡、陈启、陈祎满、何阚京、林雪琪、刘抒悦、卢红芳、曹心怡、王虹日、袁欣悦、曾燕冰、张丹丹围绕生命伦理、科技伦理、后殖民创伤、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展开了细致深入的讨论。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中外戏剧经典与伦理传统研究
分论坛13
本组讨论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茂生教授召集并主持,围绕中外戏剧经典与伦理传统展开,广州大学张连桥教授点评。刘茂生论证了《千岁人》中的“老绅士的悲剧”与政治伦理诉求。陈敏以《跳跃者》为例,论证了英国喜剧中的伦理结构。黄丽清以米勒的两部经典剧作《全是我的儿子》和《推销员之死》为例,对阿瑟·米勒的戏剧作品进行了伦理解读。李顺鹏分析了阿里斯托芬喜剧的表演与观众的伦理想象。刘畅解读了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伦理选择与喜剧教诲功能。刘红卫解读了卡丽尔·丘吉尔剧作《好几个》中“何以为人”这一重要命题。龙艳霞评述了瑞克·巴斯短篇小说《洞穴》中的疾病叙事并对其进行了生态伦理解读。吕春巧对《玻璃动物园》进行了文学伦理学批评。欧阳美和阐释了麦克白的伦理困境。任晓讨论了《七将攻忒拜》的伦理教化。王雯对中世纪道德剧中的死神形象塑造进行了分析。王晓萱浅析了《榆树下的欲望》中的伦理悲剧。谢禺琼探讨了《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中的伦理两难。杨达在互文性视域下阐释了《4.48精神崩溃》。于若玢解读了布莱希特安提戈涅中的身体伦理。张连桥讨论了《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中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张秀分析了莎士比亚三大喜剧中的女性选择。赵业恒从阐释学视角对《诗经·颂》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进行了研究。王聪结合小说《摇摆时光》中现代社会的移动性与女性身份建构策略,讨论了女性在主体性建构过程中面对的阶级、性别与种族的局限性。杨俊婷运用叙事学和文学伦理学批评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品特《回家》中的男性身份认同焦虑和伦理危机。金敏娜从循环叙事结构和隐性叙事元素分析《悲悼》叙事结构,并结合脑文本概念阐述了剧本女性角色的伦理选择。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记忆伦理的文学表达与建构
分论坛14
本组讨论由华中师范大学刘兮颖教授召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吴瑾瑾教授评议。15位学者聚焦文学作品中的记忆伦理,探讨了记忆、伦理、创伤、身份建构等主题。刘兮颖研究了《垂死的肉身》中人物在不同记忆和空间中伦理身份的构建。吴瑾瑾和侯月华以《天使,望故乡》与《时间与河流》为例,解读了托马斯•沃尔夫小说中南方流放者伦理身份建构的过程与根源,揭示了该形象背后的深层伦理道德意义和身份政治意义。李晶探讨了《晚安,妈妈》中时空记忆的多重伦理,认为作品突破性地继承了美国回忆剧传统并展现了现代女性的多重生存困境。林妍以文化记忆理论、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和婚姻关系的相关理论为切入点,对小说中的两大部分记忆、医生三人面临的伦理困境及做出的伦理选择进行解读。苏学林从东方记忆、伦理身体与欲望主体等角度出发,探讨了梁志英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孙鑫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出发,逐一解构《重访巴比伦》中的“伦理选择”“伦理身份”和“伦理意识”,揭示查理在美国梦破碎之后的自我救赎与人性回归之路。程涵悦从个体伦理身份的重塑、伦理信念的升华及伦理选择、电影美学折射出的伦理具有的人性之美等多个角度分析电影《横空出世》的科学家精神。黄绮分析了“太空歌剧大师”阿拉斯泰尔·雷诺兹的短篇小说《齐马蓝》,通过对两种不同记忆机制的书写,展现了记忆自身的可塑性与易变形以及记忆机制对行为逻辑的影响。罗冠宇解读了《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中查理的记忆之场,探寻他在白痴—天才—白痴的变化中的伦理选择与科学选择。石蕾、王诗雨、王艳蓉、王昕彤和余璐也分享了对各种文学作品丰富而深刻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记忆伦理的文学表达与建构
分论坛15
本组讨论由南开大学刘英教授召集,南开大学李莉教授评议,13位学者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对文学作品中的技术与性别议题进行讨论。讨论的话题涉及科技(如人工智能和克隆技术带来的人的异化与生命伦理困境、影像技术带来的艺术创新与伦理构建的可能、药物及网络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伦理的挑战),性别(如莫里森小说中黑人女性面临的种族与性别困境,《红字》中的母性与美国人独立民族身份的构建,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男性气质建构与反东方主义和反霸权政治的勾连),及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如科技如何赋予性别操演更多的可能,又如何被性别化而成为父权统治的工具)。刘英剖析了美国文学文本对交通技术与人类、交通技术与性别之间关系进行的呈现及反思,进而探讨了文学如何实现作为“行动者”的伦理教诲功能。李莉对乔伊斯·卡洛尔·欧茨的学院小说《我带你去那儿》进行了伦理学解析,从一位女性形象学院型自我的成长经历出发,批判了美国大学的非道德和违背伦理观念的状况。安梦媛、楚梦云、董晓烨、董小双、罗文清、门诗尧、吴水燕、徐丽、杨艾苒、张瑞宇、朱新竹在文学伦理学批评框架下就不同国家和地区文本中的技术与性别议题进行了讨论。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作为伦理表达的族裔书写
分论坛16
本组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罗良功教授召集。上半场由华中师范大学陈西军教授主持,苏州大学荆兴梅教授评议;下半场由浙江大学特聘副研究员任洁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李俄宪教授评议。罗良功教授对“族裔书写”进行了界定,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美国白人主流诗人作品中的族裔问题研究提供了重要视角和路径。陈西军认为《忏悔录》可视为一部作者从少数族裔伦理身份向世界主义伦理身份转变的自传。荆兴梅探讨了托妮·莫里森舞台剧作品《苔丝德蒙娜》中体现的作者的种族和谐伦理观。李俄宪剖析了日本经典作品中非人类登场人物这一写作方式所蕴含日本作家关于人类伦理内涵与外延的独特理解。任洁探析了村上春树作品《寻羊冒险记》中解喻活动和施喻活动的伦理特性。陈婷婷、郝健、李昕、李正财、刘鑫、吴兆凤、袁雪芬、张家琛、张文雯等学者选取了美国族裔作家和经典英语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文学伦理学批评相关批评视角,对作品中所表现的生存伦理、文化伦理、历史伦理和女性伦理等问题进行了富有见解的研究。以罗良功教授对于论坛话题的解读和界定为指导,各位评议人对各位学者的分享进行了细致点评,小组成员进行了广泛有益的交流。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世界文学视域中的人工智能
与文学伦理学研究
分论坛17
本组讨论由清华大学生安锋教授召集并主持,北京科技大学刘冬瑶副教授评议,探讨了世界文学中的人工智能书写,及其表征或引发的伦理、情感、价值观和信仰等方面的问题。生安锋和王菲聚焦新近科幻小说及电影中对于人与机器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呈现,探索科幻作品对于此类情感的想象,并从文本和现实的角度反思这一争议话题可能在伦理和技术方面引发的挑战。刘冬瑶对瑞士戏剧家迪伦马特的戏剧作品和侦探小说背后的伦理进行了反思,指出“勇敢的人”是迪氏戏剧理念的思想承载,是其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类型。都岚岚对英国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笔下的《弗兰亲斯坦》进行了深刻解读,通过讨论小说中的性别政治和离身性这两个核心问题,阐释了温特森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爱情、生育和死亡等问题的思考。王素英以法国后现象学哲学家让-吕克·南希的生命观及其独一体思想为视角阐释了《弗兰亲斯坦》,认为小说表达了人类与人工智能两种生命形式共在的愿景,并在后人类背景下对身体与灵魂(或精神、思想)何为生命的本质这一西方经典哲学话题进行了思辨式追问。常新亚、陈馨、陈钰冰、邓湘楚、胡可儿、雷依洁、李孟奇、李云、刘青青、刘少杰、乔娟、王可馨、杨钟毓、张运恺等从人工智能与文学伦理的角度,集中探讨了世界文学对于伦理选择、伦理困境以及伦理重建的书写。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数字人文
“算法”与“人性”:
人工智能中的欲望及其伦理思辨
分论坛18
本组讨论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田俊武教授召集并主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郑飞教授评议,论坛围绕文学伦理学批评与数字人文主题展开。郑飞基于语料库研究,探讨了奥尼尔《悲悼》三部曲中岛屿的意象。高尔聪从脑文本和后记忆角度,剖析了《特别响,非常近》中创伤叙事的生成。徐思园关注到鲍勃·迪伦歌曲中的爱情伦理,并在文学伦理学批评框架下进行分析。张培芳则围绕《克拉拉与太阳》中的人机伦理选择与困境,从赛博格视域下对其进行了重新审视。宋军英、魏君姗、杨姗姗、袁英哲、曾卓寒在本组讨论中,或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进行回顾和总结,或关注文本中的伦理现象,或从数字人文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和重读,从不同侧面对文本中的伦理主题进行了深入挖掘。
本组讨论由东北师范大学徐彬教授主持,大连理工大学戴瑶琴教授评议。牛煜琛基于文类研究,建立了“科幻主体”这一相对观念,阐释了“科幻文学”由一种文学类型转为本体论层面的“主体”实现,通过发掘其开放的伦理边界和特殊的道德逻辑,回应现代文明对新型主体理论的需求。曲艳丽围绕《银翼杀手》考察赛博朋克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文化反思,对资本、技术与人性的关系进行了哲学性思考。周素素辩证式地探讨主体性,对后人类时代主体的重构及科学选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延伸思考,呼唤一种崭新的、符合后人类伦理共同体利益的“人文主义”。王发发、张涵、赵瑞祥、杨涵等学者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框架下探讨了机器与人的关系、人与非人的关系等问题。值得肯定的是本论坛硕士研究生牛煜琛和周素素两位同学能够围绕论坛主题针对特定问题深入展开哲学层面的探讨,集中展现了两位同学较强的问题意识和较为扎实的学术基本功,为进一步从事科幻文学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科技革命视域下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与教育成长小说
分论坛19
本组讨论由山东师范大学王卓教授召集并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刘雪岚评议,19位学者参与讨论。王卓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探讨了《半轮黄日》的成长书写和社会转型背景下非洲成长小说的伦理意义。李保杰对当代美国科幻小说中的人类基因编辑主题及伦理选择进行了分析。颜红菲探讨了主体性危机与伦理观念面临的各种困境。姜慧玲通过阐释斯诺的小说《探索》和《新人》中科学家主人公的职业道德危机和伦理选择。王菊丽以《陌生人与兄弟们》中斯诺的学院派小说代表作《院长》为研究对象。苏鑫认为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的创作具有非常明显的自传性书写特征。刘玮莹讨论了霜多正次《冲绳岛》中冲绳人山城清吉从一名士兵逐步成长为人民党革命斗士的伦理选择过程。王凯聚焦霍夫曼的《胡桃夹子》中面向儿童读者与成人读者的“跨阅书写” 。谢梅关注罗蒂的伦理思想以及他为未来社会寻求解决伦理困境的可能性方案。翟乃海以杰弗里哈特曼的大屠杀研究为对象,讨论了犹太大屠杀再现中的历史和伦理限度问题。冯海青从卡特后现代女性成长小说中的艺格敷词入手分析了她的跨媒介再现与情感共同体建构。何亦可解读了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和《三个基尼币》中的解放教育理念。胡晓岩、陈寅初、刘迎鑫、李晓、郭丹阳、范爽、王品等都从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切入,对包括教育成长小说在内的文学文本进行解读,内容涵盖伦理选择、伦理困境与危机、伦理叙事和伦理意义等。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外国文学中的音乐(化)叙事与文学伦理学
分论坛20
本组讨论由中国政法大学张磊教授召集,中南大学李兰生教授评议,从听觉政治、共同体重建、音乐叙事、声音景观、他者、伦理困境等角度分析文学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张磊分析了《西乐之梦》中西方音乐的双重性特征,指出音乐张力隐含的政治力量。陈逸华、龚晓强和雷敏以音乐叙事为出发点,剖析了《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儿童法案》和《安魂曲》中主人公的伦理身份、伦理困境及借由音乐做出的伦理选择。李莉从自然之声、器乐之声和人类之声三类声音分析诗歌中的听觉叙事和声音景观的建构。龙跃认为《莱妮大妈的黑臀舞》中的布鲁斯书写表征了其政治功能,即作为非裔民族文化记忆的表征和媒介发挥作用。王希翀则从伦理责任的建构、伦理困境的重构以及创作伦理的建构方面,讨论《阿姆斯特丹》中《千禧年交响曲》的伦理表达。夏雪、谢梦昕、黄馨仪、谭雅珍、曾早垒、张弘、张俊萍、李贵洁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框架下探讨了性别政治、复调、伦理表达、时代价值及相关问题。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外国儿童文学研究
分论坛21
本组讨论由北京语言大学张生珍教授召集并主持,天津理工大学舒伟教授点评。张生珍论述了英国儿童文学中的法制思想,以及其中投射的人们对理想国家的期盼,例如如何构建公正公平的法律制度以保障更加文明、更加包容的社会秩序。舒伟研究了以达尔文进化论为代表的新学说与维多利亚时期的童年叙事。陈蔘以《侦探犬克拉克》为基础,研究了辛西娅·角畑儿童小说中的军用动物伦理议题。姜淑芹以《沙地精三部曲》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的冒险伦理与帝国想象。罗理浩对《希望之树》展开研究,探讨了小说中爱自我、爱他人、爱和平、爱自然、爱上帝的博爱教诲观。苏梦若以科幻小说《超新星纪元》为研究对象,分析小说中的儿童成长困境。蔡潇洁、崔筱、李莲、李祥云、刘江、刘晓书、吕洪波、汪涟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框架下探讨了动物伦理、儿童伦理和伦理选择等问题。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后人类纪的伦理转向
分论坛22
本组讨论由兰州大学张同胜教授召集并主持,上半场由厦门大学黄鸣奋教授点评,下半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方喜点评,围绕科幻文学作品中的伦理问题展开。张同胜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人机伦理的实质。杜丽丽聚焦后人类主义语境下《天使与昆虫》中的(超)物质性叙事。林亭君分析了英剧《神探夏洛克》中的伦理转向。韩京晏从文学伦理学批评和镜像理论出发,探索了石黑一雄小说《克拉拉与太阳》中的机器人伦理。阿尔曼·艾林评述了《爱,死亡和机器人》中的后人类主体性赋值与伦理取向。金露以阿西莫夫《我,机器人》和斯派克·琼斯《她》为例,分析了人机交互中的伦理问题。郭芷彤从《狩猎愉快》谈起,论述了后人类纪的伦理回向问题。曹旭、崔舒敏、马露瑶、德央措姆、杨凯祺从后人类纪的伦理转向出发,探讨了后人类、伦理困境和人类主体等问题。最后,刘方喜老师总结了本场论坛并对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人类世与文学伦理学批评
分论坛23
本组讨论由杭州师范大学周敏教授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姜礼福副教授召集,并由姜礼福副教授主持和评议,周敏教授总结。周敏在人类世的语境下呼吁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新的生物伦理,人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努力建构一个让自然回归为自然的人与自然互为主体的生命共同体。姜礼福重点考察了西方研究者对气候变化小说的文类、叙事策略、社会功能的分析以及多重后现代批判,揭示了其伦理思想和内涵。方轩通过分析《迎战未来的几率》描绘的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相处模式和主人公历险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在文学伦理学批评框架下探讨人与自然的真正含义以及二者之间正确的相处之道。石平萍从“人类世作为一个地质年代”和“人类世作为一个概念”两个层面探讨了“人类世”中的环境正义,以彰显“人类世”这一命名对环境正义的影响。付昌义、楼秀琼、林瑛、李慷、钱杨、任朗慧、孙希佳、唐建南、向俊蓉、袁瑶、袁源通过分析文学作品,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框架下探讨了人类世、气候和环境等问题。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叙事身份认同研究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he Ethics of Mobility Technologies
分论坛24
本组讨论由大连外国语大学王卉教授主持并评议,围绕外国文学中的伦理构建、伦理观念、伦理表达等问题展开。王卉分析了《小号》中的叙事伦理。陈静对美国科幻电影《银翼杀手》进行了伦理思考。陈勇探索了林纾小说翻译过程中的伦理选择与译者伦理身份。段少明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探讨了《被掩埋的巨人》中的铭记与遗忘问题。韩秀分析了《柏油娃娃》中吉丁的伦理困境。焦子珊对扎迪·史密斯《摇摆时光》家园书写中的代际伦理进行了观照。李文萍分析了玛丽安·摩尔《绰绰有余》中美国梦的文化黑洞。曲涛研究了《时间中的孩子》中的叙事判断及其伦理意蕴。于雪对《梵蒂冈神话收集者》中的欧赫美尔主义与寓意说进行了阐释。
发言学者分别为来自韩国建国大学的Jin Suk Bae, Jooyoung Kim, Taehee Kim, Hyunyoung Le, Jinhyoung Lee, Inseop Shin, Yeonhee Woo和Myungsim Yang等,他们从 “mobility humanities”等视角探索了文学中的伦理和政治书写。Jin Suk Bae探讨了混血韩裔美国人对网络空间的利用和DNA测试涉及的伦理选择。Jooyoung Kim主要分析了移动技术与文学伦理;Taehee Kim则着眼于高流动性时代的场所营造与伦理文学批评;Hyunyoung Lee重点分析了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野中的伦理技术发展与职业道德;Jinhyoung Lee 展示了韩国作家Kirim Kim作品中的移动基础设施和文学伦理的表现;Inseop Shin对身体活动性进行了反思;Yeonhee Woo探讨了流动系统与城市文学伦理;Myungsim Yang分析了朝鲜作家Yang Seok-il的作品《出租车狂想曲》,并对其中的叙事和伦理进行了讨论。
往 期 回 顾
第十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科技大学顺利召开紫金港大学生领航论坛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浙江大学顺利召开
第二届文学伦理学批评跨学科研究大学生领航论坛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
第一届文学伦理学批评跨学科研究大学生领航论坛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